合肥航鑫家苑房屋装修看我们身边那些乘风破
2024-12-06 来源:壹点装修资讯网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最近,一档名叫《乘风破浪的姐姐》的综艺节目火了起来。几十个娱乐圈已经很红的“姐姐”,通过在舞台上唱跳演,来展示不一样的自己。值得一提的是,节目里的这些“姐姐”中有上了年纪的,但丝毫不影响她们在舞台上尽情释放,让人觉得活力四射,光鲜亮丽。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身边也有很多深藏不露的 “老姐姐”,她们在唱跳方面有自己的拿手绝活,把她们请到舞台上,也能呈现出一场好节目……
组建模特队,展现优雅自信
手持纸伞,略施粉黛……在合肥北一环南国花园小区的中心湖边,一 群气质 “姐姐”亭亭走来,她们是红豆模特队的模特,平均年龄超56岁。 在模特队里,最出挑的要属张萍。虽然已经61岁,但她浑身散发出 的自信和气质,完全让人看不出她的真实年龄。张萍告诉记者,退休后, 她一下子从忙碌的工作中脱身,整天 “无所事事”,感觉特别无聊。在小区 散步时,她发现很多同龄人也有相同的感受。
这时,年轻时的梦想唤起了张萍成立模特队的想法“。小时候就很爱美, 老了也要美美的。”于是张萍拉起一队 “人马”,成立模特队,起初只有三五人, 现在已经发展到几十人,既丰富了晚年生活,也给很多退休老人带来愉悦。
“挺胸、收腹,跟着节奏踩点,眼神不要飘……”在自己 “学有所成”后, 张萍开始指导队员们。这些训练看似枯燥,但经过日复一日的训练,队员 们腰挺拔了,脖子不痛了,仪态更好了。轻盈的步伐、曼妙的身姿,一颦一 笑间都透出优雅自信。
在日常训练中,张萍特别喜欢展现传统旗袍之美。模特队有好几 种旗袍,每种都能展现不一样的美,比如黑白色的很能展示东方女性 的美丽,既端庄又不失风韵,既得体又独具风情。训练时,张萍和伙伴 们“秒变”少女,舞步轻盈,大家兴致上来还会高歌一曲。公益表演、拍短 视频……张萍和伙伴们在不同平台、不同场合,展示她们美的一面。
“谁说上了年纪就是 ‘老胳膊老腿’?我们也积极向上、热爱生活。” 张萍自信地说。
演出获荣誉,风采不减当年
每天早上8点左右,合肥亳州路街道畅园社区三楼,总会传来悠扬的 琴声。活动室里,一位“姐姐”正在做身体拉伸。她就是畅响艺术团的骨 干成员刘萍。
随着艺术团队员们陆续到来,活动室里热闹起来。她们有的一边拉 伸韧带一边吊嗓子,有的对着镜子化着妆,有的从容地练习模特走步。虽然青春不再,但风采不减当年。训练进入“正题”后,活动室里更热闹了。 有笛声悠扬,有歌声嘹亮,有舞蹈翩翩……艺术团的队员们都铆足了劲, 展示着对美好生活的赞美。
这份和谐美好,是社区老年人生活中最亮丽的色彩,而这离不开刘萍的努力。50多岁的刘萍是一位能歌善舞、精通乐器的“姐姐”。更重要的是,她还有一副热心肠,免费教社区其他老人唱歌跳舞,让很多闲在家里 的老人生活变得丰富有趣。
刘萍参与编排的舞蹈节目屡次斩获荣誉,《一枝美丽的芦花》《边疆处 处赛江南》等节目受邀在电视台表演,并作为重点节目播出。在社区举办 的合唱比赛上获奖,上社区春晚……这些都成了刘萍她们难忘的经历。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对刘萍来说,团队的付出是值得开心 的。她经常对队友们说:“能歌善舞是对自己的一个提升,瞧我现在这状态,多好。我们一定要寻求精神上的满足,不能因为年龄原因就没有 了追求……”
重返圆舞场,做个有趣的人
天生有一副好嗓子,从小受在文工团工作的姐姐影响,迷上了歌 舞……家住合肥航鑫家苑小区的牛和菊今年57岁,也是一位了不得的 “姐姐”“。我从小就是个活跃分子,喜欢唱啊跳啊。”牛和菊告诉记者,从小 跟着姐姐,央求她教自己一些唱歌、跳舞甚至表演的技巧。
“我还是比较聪明的吧,当年也学会了一些。”牛和菊说,遗憾的是,长大参加工作,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很多爱好不得不先暂时放下。到了 40多岁,身体变得不那么爽快。在同事提醒下,牛和菊决定重返“圆舞 场”“,当时学跳舞,主要是想增强体质。”
由于有舞蹈相关的经历,加上十分喜欢跳舞,牛和菊就这样跳了10多年。退休后仍然坚持着,且发展了不少“迷妹”。最开始,牛和菊与姐妹们小范围交流,后来开始带“大队伍”。辖区丁香社区得知她们 自发的文化活动,专门为她们提供了跳舞场所,并鼓励她们参加各种比赛。
牛和菊她们跳的主要是民族舞,很多姿势都是她自创或根据现有的一些舞蹈改编而来。其中,牛和菊作为领舞的《九儿》曾获得舞蹈家金星的赞赏,让她和姐妹们深受鼓舞。
“队员们很多没有舞蹈基础,教起来特别累。”牛和菊说,教学的时候 要大声喊,所以现在自己的嗓子出了点问题,高音唱不上去,但她还是经常哼一些歌曲,有时兴致来了也会唱唱《沙家浜》,“唱唱跳跳,不要太颓废,做个有趣的人吧。”
底子藏不住,教姐妹们跳舞
“一、二、三、四……”入夜后,在合肥当代MOMA小区附近一个小广 场上,65岁的陈海玲喊着节拍,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指导着刚加入她舞蹈队的成员,全情投入。
专业、热情……这是陈海玲给队员们留下的印象。记者了解到,这位 至今身体仍十分灵活的 “姐姐”,着实有些深藏不露,因为她有专业的舞蹈 底子。来合肥带孙子之前,陈海玲一直住在巢湖。“到了合肥,说实话,文 化活动有点少,没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可以打发时间。”陈海玲说,和几个邻 居一合计,决定组一支舞蹈队,锻炼锻炼身体,愉悦愉悦心情。
“她的一招一式都透露着专业范儿。”一名队员说,陈海玲教学很仔 细,队员都很容易上手,所以大家都推荐陈海玲当队长。 原来,陈海玲是有舞蹈基础的,年轻时是文艺队的一员,唱歌、跳舞、 戏剧都曾学过一段时间。虽然后来脱离“艺术圈”很长时间,但很多专业 知识还在她的脑海里。在巢湖退休后,她也跳过很长时间的舞。
“我们舞蹈队组建不到一个月,吸引了 20多个人,大家在一起跳舞很开心。”陈海 玲说,很多队员都是偶然看到她和姐妹们在跳,觉得好玩就加入进来,“能给更多人带来快乐,我自己也蛮开心的。”
刘泉 余亚明 张家慧 周晓星 陈金秀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王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