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装修知识

金融危机最不该放弃的是人才 不裁员是社会责任

2022-07-06 来源:壹点装修资讯网

金融危机最不该放弃的是人才 不裁员是社会责任

21世纪最宝贵的是人才,在金融危机中最不该放弃的也是人才!

2009年一开年,上至中央政府,下到地方部门,大到行业,小到企业,谈论最多的一个话题就是“就业”。 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一个直接的后果是失业率的上升,这已经对各国政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作为对外贸依存度很高的中国经济,危机对中国民众就业的压力更加凸显。各种农民工剩余、大学生就业难、企业裁员等数据不断见诸媒体。

随着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冲击的深化,中国陶瓷产业与其它行业一样,正面临着一系列调整。与往年相比,佛山、潮州乃至全国各大陶瓷产业基地,除少部分企业外,节后开业时间都比往年晚了一些,有的虽然开业了,但窑炉并没点火,有的虽然点火了,但也只是部分开工,没有停窑过年的更是非常少,许多陶瓷企业还在观望、犹豫。

事实上,陶瓷行业的确正面临着一场人员调整浪潮,从前两年的产业转移和部分企业的关停,加上部分企业为开源节流,缩减产能,陶瓷行业已经由先前急速扩张时期人员不足转变为相对“富余”。在高速增长、粗放式经营的市场环境下养成“大手大脚”习惯的企业负责人,在金融危机面前也慌了神,为节约成本,往往选择最立竿见影的办法——“裁员”,拿起屠刀便砍。“降低生产成本,裁员的效果是最立竿见影的。只有先生存才能求发展,这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也是最后的手段。”作为广东省人大代表的鲍杰军接受采访时就这样说到。

不可否认,目前企业经营要坚持现金为王的原则,做好成本控制的日常功课。然而,控制成本未必一定要减薪裁员。其实,人员增减已经成为衡量一家企业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最直观指标,裁员也就意味着企业竞争力的削弱和战略退缩。在这一轮危机中,一批没有竞争力、缺乏风险抵抗力的企业已经开始陆续倒台,市场上可谓风声鹤唳,时不时传出某企业老板失踪,某企业全线停窑,某品牌业绩低迷,某企业连续好几个月发不出工资,某企业集体裁员等风声,就连新明珠这样的龙头企业也被谣言所伤。“能否熬过这场危机,看一看企业的招聘和裁员情况就能了解。”此话虽失之偏颇,但也切实反映了现今行业真实的市场情况。

2009年将是佛山陶瓷企业经营战略调整年,也是市场资源重新分配年。虽然陶瓷行业还很平静,但底下依然暗流涌动,诸多陶瓷企业新的战略调整已经逐步出台,如调整内外销结构和比例,调整现有产品结构,集中力量挖掘三四级市场,加大商家扶持力度,改变原有管理模式,优化现有人才结构等等。在经历前两年制造基地的大迁移和布局后,在经济危机下,新一轮的产业结构和企业经营战略思维变革已经开始催生出来。

调整既然不可避免,就必然有舍弃。

在这一轮调整中,随着市场优胜劣汰,陶瓷行业已经开始洗牌,这也就意味着企业要在渠道、客户、品牌包括人才等一系列资源上进行重新竞争和分配。据了解,一些具有前瞻性的企业已经在为经济复苏的到来做好准备,他们积极采购原材料、选拔优秀人才和引进先进设备等。另外,还留意大型卖场的场地调整,一旦有企业退场,其将在第一时间认购好的场地抢占市场份额。

这是一个资源稀缺的时代,人才作为企业第一战略性资源,更是为诸多企业所重视。为此,他们不断吸纳储备从各大企业流散出来的优秀人才,因为在这一轮调整竞争中,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就是人才队伍。

所以,企业不到万不得已,“裁员”这把刀千万不要落下,一旦落下,砍掉的也许是企业的未来。

此外,今年严峻的就业形势已经成为摆在各级政府和广大企业家面前的最突出问题,政府为规范企业裁员行为,甚至规定裁员20人以上必须上报相关部门,新增就业人数和控制失业率也被纳入政绩考核。保增长,就是保就业,保就业就是保民生,近来,一批优秀的企业家纷纷表态不裁员、不降薪,这是企业信心的表现,更是负责任的态度。

企业家对社会的最大贡献就是创造就业机会和纳税。“不裁员、不降薪”不仅是企业家对员工负责任的态度,还是企业对社会的一份沉甸甸的承诺。

夏季验房

现代简约风装修案例

装修攻略

友情链接